5月8日,重慶,雖然孩子們都是四、五十歲的人了,但仍像幼兒一樣需要李昌禎婆婆的照顧。

李婆婆的兩個智障孩子像小孩一樣爭著照鏡子

像摘菜這樣簡單的家務孩子們都不能單獨完成

由於經濟困難,兩斤肉一家人要分成四次吃

為了養活孩子們,李昌禎婆婆在工廠加班時被沖床軋斷了兩個指頭。

李昌禎婆婆照顧了孩子們50多年,75歲的李婆婆已經是心力憔悴。


重慶的李昌禎婆婆因為近親結婚,生下五個子女,有四個是智障,而且三天兩頭輪流生病。她這一輩子,都在為這些子女操勞,不捨不棄。


  「娃兒再傻,也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塊肉,我不管他們,他們只會更造孽。」因近親結婚,李昌禎生了五個子女,有四個是智障。她這一輩子,都在為這些子女操勞,不捨不棄。


  最近,這位堅強的母親有了無法解開的心結:「我都70多歲了,萬一哪天走了,幾個娃兒啷個辦?」


  老母親現在很憂慮


  「這兩年,我身體越來越差了,總擔心哪天不在了……」


  「我目前最大的困難,就是擔心萬一哪天我走了,這幾個娃兒啷個辦?」隨著全國助殘日(5月18日)臨近,渝中區殘聯近日對特困殘疾家庭進行走訪。


一向很少抱怨的李昌禎婆婆,這次向殘聯工作人員說出自己的擔憂。


  「一家四個智障,全靠李婆婆一人。她倒下了,這個家就垮了。」區殘聯工作人員袁世誠很熟悉這個家庭,對李婆婆的擔憂深表理解。


  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家呢?兩天前,敲了幾下渝中區和平路二巷84號2-1的大門,記者聽到來自門後接連不斷的詢問聲:「哪個?找哪個?」三個瞪大眼睛的腦袋,爭先恐後擠在鐵柵門後。接著,一個矮小、頭髮花白的婆婆走了出來:「有啥子事?」


  婆婆就是李昌禎,75歲,重慶金屬配套廠退休職工。


  跟著李婆婆走進家門,三張床緊挨著擺放在一起,其中一張床上半躺著一個面色蠟黃、不停喘粗氣的中年男子。這是李婆婆的大兒子隆庭福,56歲,因心臟病臥床不起。


  「娘娘你坐。」說這話的是李婆婆家的老二,大女兒隆庭容,53歲。李婆婆說,看到是女的,她一律喊「娘娘」,看到男的,一律喊「叔叔」。躲在老二身後一直小聲重複「坐,坐」的是老三隆庭蘭,51歲,她緊拽著姐姐的胳膊,雙腳不停顫抖。而小女兒隆庭芳,不知何時坐到屋角的床沿,專注地玩著手中的保鮮膜捲筒,拉開一截再捲好,接著又拉開,反反覆覆,樂此不疲。


  「這兩年,我身體越來越差了,總擔心哪天不在了……」李婆婆歎了口氣,搖了搖頭,伸手捶了捶腰。前年6月,她扭傷了腰,導致腰部骨折;因貧血引發的高血壓也越發嚴重……


  他們的智力像小孩


  老大不識錢,不管給多少,他都只能拿回一把菜。


  「別看他們都四五十歲了,智力只相當於三四歲的娃兒,生活幾乎不能自理。」家裡的大小事情,都靠李婆婆一手操勞。而早在1981年,患病多年的老伴就撒手人寰。


  四個智障孩子,源於李婆婆和丈夫近親結婚。「以前,我們哪曉得近親結婚是這種後果嘛,生下的娃兒造孽,大人也跟著受罪。」李婆婆說。


  其實,發覺孩子是智障,是在老大、老二上學讀書的時候,「之前,他們除了不愛說話,和其他孩子沒什麼差別」。當老大上了一年學後,老師發現他連1、2、3都數不清。開始,夫妻倆還以為老大不是讀書的料,但隨著老二也出現類似情況,就帶當時的四個孩子去醫院檢查,結果均是弱智。


  他們的智力到底弱到何種地步?七星崗街道金湯街社區負責社保的工作人員小李說,近兩年,她好幾次入戶調查,都看到李婆婆家到處是水。一次,李婆婆正接水洗菜,有人找她有事,她便對身旁的娃兒說了句「把水看好」後就出門了。等辦完事回家,她看到那個娃兒站在水池旁盯著「嘩嘩」直流的水龍頭不眨眼,而水池的水早已漫出一地。


  前年,李婆婆腰部骨折臥床期間,她無法外出買菜。因為老大認得路,她便每天給2元錢,讓他到菜市場買點菜回家。但老大不識錢,不管給多少,他都只能拿回一把菜。


  最讓她辛酸的是老伴去世的時候,左鄰右舍都幫著張羅後事,他們卻在靈堂旁玩得不亦樂乎。當時,李婆婆腦海裡閃過這樣的念頭:「跟老公走了算了,一了百了。」但緊接著,她想到自己幼時無父無母的悲慘,只好選擇繼續守護這幾個孩子。


  有時,勞累一天回到家,急忙做飯、料理家務時,早已成人的子女,卻因爭搶東西發生爭吵、扭打,她很心煩,對著他們一頓亂打。看到他們「哇哇」哭作一團時,她又心疼地抱著大哭一場。


  但他們也有可愛的一面。比如說,每次聽說媽媽要帶他們出去,三個女兒要對著鏡子,把頭髮撥弄過來撥弄過去。然後,整整齊齊坐成一排,等媽媽給她們整理衣服,不整理就不出門。
為了孩子她當「悍婦」


  一旦發現孩子被欺負,她都要衝上去……


  李婆婆老家在豐都農村。在她幾歲時,父親因被抓去當壯丁一去不回,母親很快離家出走,杳無音訊。她只好跟著盲人奶奶生活在一起。每次看到同齡的小夥伴有父母疼愛,她就羨慕得要命,偷偷地躲到一旁哭。14歲時,因奶奶無力撫養,她被村裡人帶到重慶主城給別人當「丫頭」。十八九歲的時候,她嫁給在城裡打工的表哥。


小兩口感情很好,原以為幸福的生活就此向他們招手,沒想到卻生下四個智障孩子。


  孩子生下了,不管怎樣他們都要管。夫婦倆以此想法接受著命運的安排,他們要給孩子更多的關愛。尤其是李婆婆,更是隨時張開雙翼,一旦發現孩子有危險或被欺負,都要衝上去拚命。


  上世紀七十年代,為了讓孩子今後衣食有保障,在七星崗街道15段當居民代表的李婆婆,多次找街道辦領導,要求給孩子在街道工廠--重慶金屬配套廠安排工作。在她努力下,老大、老二進了廠,主要打雜和做計件,還享受特殊待遇--不限制工作量,能完成多少是多少,每月工資照發。


  如此一來,廠裡不少職工有意見,尤其是那些完不成工作量被扣除工資的職工。他們把怨氣發洩在李婆婆兩個孩子身上,罵他們是傻子,甚至還有人拿東西砸他們。每次,李婆婆聞訊就衝過來,跟那些人大吵、甚至撕打。因此,她被人在背後叫「悍婦」。


  「我也曉得這兩個娃兒影響了同事的收益,但不這樣做,他們下半輩子啷個辦?」為了彌補孩子給大家帶來的損失,她總是搶著幫人幹活,以此報答大家的恩情。大兒子負責把鐵板從一個車間拉到另一個車間,因不知如何保護自己,雙腳腳趾甲全被鐵板撞掉。怕同事趁機冷嘲熱諷,每次看到兒子雙腳血肉模糊,她都裝作沒看見,自己躲到一旁痛哭。於是,也有人說她心腸硬。


  「要不是那時心狠,他們現在每月哪有幾百元退休工資?」李婆婆慶幸當初的堅持。


  四個智障三個病號


  他們三天兩頭輪流生病,讓李婆婆不得安寧。


  如果幾個孩子僅僅是智障,無病無痛也還好點,可他們三天兩頭輪流生病,讓李婆婆不得安寧。


  去年12月開始,老大患心臟病就臥床不起,吃喝拉撒都要人幫忙。「我腰不好,每次給他翻身都痛得鑽心。」李婆婆從不抱怨,只盼望兒子早點好起來。


  稱為「抖抖」的老三,更是病痛不斷。她從出生開始,手腳就無力,且總是不由自主地發抖,不能拿重物、走遠路,說話也含混不清。上周,她突然發高燒,躺在床上整晚叫喚。李婆婆不得不連夜和小女兒把她架到醫院治療。還有老二有慢性纖維肺炎,動不動就咳嗽不止,必須打針吃藥。


  「每月的醫藥費都遭不住。」雖說老大、老二有退休工資,但大多花在他們治病上了。李婆婆除了照顧四個智障孩子,還要撫養一個孫子。


  李婆婆的五個孩子,老五是唯一正常的,但他多次犯罪入獄。婚後沒幾年,妻子便跟他離婚,留下三歲的兒子。直到前年,他才刑滿回家,靠吃低保維持生活。


  生活拮据,李婆婆不得不想盡辦法計劃每天的開支。幾個智障子女身體差,她便每週趁菜市場臨下市時,買一些雜骨回家熬湯;每個月買一次肉,每次買一公斤,分成四次吃。


  雖說如此,孩子們仍瘦得皮包骨。而且,他們對母親的依賴也越來越強,不願她出門,生怕她一去不回。每次她有事不得不出去時,老三就要把她衣角拉半天:「又去哪裡?不去,不去!」


  「要是我哪天走了,啷個辦喲?」李婆婆再次陷入沉思中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g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